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新势力造车企业名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新势力造车企业名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国产新势力电动汽车品牌?
1、比亚迪
可能大多数人都认为比亚迪是传统车企,但其实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领先,旗下有汉EV、秦plus EV、唐EV、D1、E3等,价格覆盖了10-30万元区间。
2、广汽埃安
广汽埃安是广汽成立的新能源品牌,致力于提供世界级的移动智能新能源产品和服务。目前旗下有Aion S、Aion V、Aion Y、Aion LX等,价格也是覆盖了10-30万元区间。
3、吉利
吉利也是传统车企,但是近些年来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目前旗下已有极氪、极星、几何等品牌,其还和百度合资成立了一家名为“集度”的智能电动汽车公司。其价格大多也在10-30万元之间,但极星价格跨度较大,最高达一百多万元。
为什么叫造车新势力?
造车新势力是对比传统车企而言的,新势力一般以电动车和混动车为主要产品线,融合互联网思维,更加关注终端客户的体验,以打造完备的汽车生态圈为最终目的。
目前造车新势力已经是第二波了,比较出名有理想、蔚来、小鹏,其它还有国企背书的蓝图,华为等。
国内排名靠前的电动汽车厂家有哪些?未来有哪些有潜力的造车新势力呢?
所谓造车新势力,就是刚成立不久,以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车型为主,很多都没有生产资质,所以前期基本都***用代工的模式,典型代表有:蔚来、小鹏、威马、天际、理想、爱驰等。
所谓品牌强度,则是该品牌被大众所熟知的程度,即品牌知名度。
三个关键指标进行量化对比:
1. 销售额占比:销量*加权TP,表示大众对于车型的接受程度;
2. 市场关注度:百度搜索指数*80%+媒体指数*20%,表示大众对于该品牌的线上关注度;
3. 渠道布局:销售模式+渠道数量+布局城市,表示该品牌和大众的线下触点丰富度。
基本上,从上面三个关键指标,就可以比较准确的衡量出,现阶段,品牌知名度相对较高的十大造车新势力品牌了。
这十大品牌分别是蔚来、小鹏、威马、理想、天际、爱驰、合众、零跑、华人运通、拜腾。其中蔚来分值最高,主要还是基于旗下ES8和ES6上市交付以来,销量一直都还是不错,同时这两款车型的终端售价都不低。
未来的话可以重点关注一下拜腾,该品牌主要定位也是在中高端领域,先期已经公布了M-byte SUV概念车并且已十分接近量产,明年有望在中国生产交付量产车型。
蔚来是一类企业,他已经在美国上市,说明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但是其始终不能盈利,整车毛利率为负,是给市场很大担忧的。蔚来的技术在造车新势力中属于数一数二的,虽然造车给了质量相对低下的江淮,但是蔚来对于品质的管控还是要好于其他造车新势力。最近又收到了合肥市***的百亿投资,风险暂时下降,蔚来要活下去主要是要看后面的毛利率会不会有所改善。
威马,小鹏又属于一类,受着BAT的资助,非常像网络企业在造机械产品,造车功底肯定不如前面两家来的好,要活下去主要看背后的爸爸给不给力了。
恒大属于是造车情节派,许家印被贾跃亭坑了一把以后还是从头开始,说明他是真的喜欢汽车。但是恒大活的好不好要看房子卖的好不好,如果房地产持续低迷,恒大账上的余额可能会报警。
拜腾,爱驰和博郡又属于另一类,帐上钱不多,主要靠着补贴来研发造车。手上的钱都要看着花,但是今年受疫情影响,能不能有新的补贴和投资就说不准了。
感谢平台邀请,我尝试回答这个问题。目前国内开始在生产,销售电动汽车的公司非常多。到能实现批量的不多。
以蔚来,小鹏,威马为代表的新造车势力与传统汽车公司的新能源车型相比,销量的差距还是很明显。
2020年准备进入这个市场的品牌将更多,特斯拉,大众,宝马,奔驰将主要在高端市场发力,与国内品牌蔚来,腾势等直接交手。中端,低端市场仍以自主品牌为主,广汽,吉利,奇瑞都有很多产品。
我认为在高端市场,国产车型的压力最大,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品牌影响力都有明显的短板。自主品牌还是在中端市场确立品牌优势后再向上发展。
一家之言,欢迎评论。
从PPT造车到全力卖车,新造车势力经历了什么?
身为汽车行业后起之秀的新造车势力,前几年最喜欢做的事就是“PPT造车”。它们画出一个又一个大饼,描绘着一个又一个蓝图。凭借一个个看似新颖的前沿理念、存在于PPT上的概念车等,新造车势力不仅受到广泛关注,也成功融到不少热钱。在经过精心包装后,新造车势力给自己的定位就是“颠覆者”。
但时过境迁,如今的新造车势力仅靠“PPT造车”已成为不了“吸睛黑洞”。反而是在内外压力之下,新造车势力为了生存下去必须全力卖车!或许在接下来的时间中,我们将看到不谈理想和情怀,只是脚踏实地向前狂奔的新造车势力。
全力卖车!新造车势力不再画大饼
在过去几年,打着“颠覆”旗号的新造车势力最擅长的就是营销。它们堪称“PPT***”,用精美的PPT宣扬着自己的理念和汽车。但现在它们已经不再发力PPT,而是转向如何竭尽所能卖出更多汽车。
比如蔚来在4月初就开启了旗下ES6的大定支付通道,大定金额从4.5万元下调至2万元,且首发***版70kWh版6月就可完成交付。此外,蔚来原本***于2019年12月交付ES6基准版,如今提前到10月,足足少了两个月时间。
小鹏也在近日举行的上海国际车展上开启P7的预售,带来富有诚意的预订方案,且新车将于2020年第二季度启动交付。同时,小鹏G3也已于3月底启动大规模交付,***于7月底交付10000辆,今年年内交付40000辆。车和家旗下的理想ONE也在4月10日接受预定,四季度就正式交付。
看来,新造车势力现在一门心思地要通过预售、交付等回笼资金并给投资者一个满意的答卷。将卖车当做头等大事的新造车势力,似乎已经明白自己的“生存之道”维系在销量上。
合资车企步步紧逼、自身频遭挫折:压力下的选择
新造车势力如此心急火燎地卖车,自然是有原因的。
从大环境来看,新造车势力正面对重重压力。今年3月下旬,财政部联合四部委印发通知,新能源车享受的***补贴将大幅退坡甚至停止,退坡幅度至少50%。而新造车势力生产的绝大部分都是新能源车,它们对补贴尤为依赖。在补贴大幅退坡后,新造车势力自然面临严峻的财务压力。
此外,合资车企正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不断发力,让新造车势力辗转腾挪的空间越来越逼仄。大众汽车宣布,***从2021年开始为中国市场生产一款纯电动SUV,以挑战特斯拉的Model X。英菲尼迪则表示未来3年内将推出首款电动汽车,并在中国制造。戴姆勒和宝马也***在中国联合推出电动汽车。而在上海车展现场,北京现代、别克、广汽本田都发布了旗下新款纯电动汽车。新造车势力如果不想被淘汰出局,就必须加快发展脚步,才能与合资车企抗衡。
从另一个角度看,新造车势力自身也在遭遇挫折。比如蔚来汽车就被爆料销量***、裁员等,让其一时间焦头烂额。而蔚来此前曾准备在上海建立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也停止了建设。在一连串负面因素影响下,蔚来也被资本市场“冷落”——如今蔚来股价不足5美元,与高点时14美元的价格相去甚远。蔚来的市值也从100多亿美元缩水到不足50亿美元,处境可谓凄惨。小鹏被特斯拉***、威马的交付时间一再延期且各种承诺屡次跳票……可以说,新造车势力都有一大堆烦恼。
在压力之下,新造车势力唯一的“药方”就是销量。只要能更多、更快地将车卖出去,新造车势力的所有问题和压力才会迎刃而解。没有销量支撑,新造车势力再美好的蓝图都只是“镜中花、水中月”罢了。
5G或成X因素,新造车势力的机遇与挑战
全力卖车的新造车势力,正在快马加鞭地想要成为汽车领域的主角。而它们对抗传统车企并争抢市场份额的另一大杀招,则是即将到来的5G时代。
在上海车展上,就出现了一个特别的展区——“未来出行”,众多车企及供应商展示了车联网、芯片、无人驾驶解决方案。人脸识别、AR实景导航、AI驾驶舱等,有望成为未来汽车的组成部分。而在全新汽车形态落地的过程中,5G将是不可或缺的基石,能让更多设想获得实质性发展。
汽车领域与5G的融合,是大趋势。在这个大趋势下,具有互联网DNA的新造车势力如果能把握机遇,就有望成为新时代的主角。但如果被传统车企率先深度应用5G,那么新造车势力或许就会失去逆袭的可能。成为X因素的5G,事实上在左右着新造车势力的未来。(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势力造车企业名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势力造车企业名单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