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甲醇新能源汽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甲醇新能源汽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甲醇新能源的用途?
1、甲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甲醛,而甲醛是生产各种合成树脂的原料。
2、甲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可用于调制油漆。
3、甲醇是一种优良燃料可作能源。
4、甲醇可以做防冻剂,严冬时节在汽车水箱中添加适量甲醇,能使水箱中循环冷却水不冻。
5、甲醇为清洗去油剂,MOS级主要用于分立器件,中、大规模集成电路,主要用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技术。
在西安同时出现比亚迪电动出租车和吉利甲醇出租车,你会选择上哪个车?
招手哪个先停坐那个,难道两个出租车还会等到哪里让你选择吗?
两个车我都坐了好多次,价格上也是有差异,电动车起步价9元每公里2.4元,甲烷(***吉林)起步价8.5元,每公里2元。
我们以10公里为例子计算一下他们价格,***设等待时间都在5-10钟,
电动车9+2.4×7+2=27.8元,
甲烷车8.5+2×7+2=24.5元
单存价格上我们可以看出电动车比甲烷车,要贵3.3元。
其次我们做出租车还要考虑它的舒适度,甲烷车类似于以前绿皮出租车,但是几次跟司机聊天,普遍觉得吉林这款甲烷车,地盘没有之前比亚迪稳,刹车系统也没有比亚迪好,所以在拐弯时要是速度快一点,就类似飘移。不过总体还好,比以前烧油车,车里面没有啥异味。
再说说电动车出租车,电动车有一个通病就是起步加速很快,比烧汽油容易晕车,车内也没有什么异味。
其实我们坐出租车,主要为了方便快捷,而且基本到了高峰期,一般都没得选择,能拦下一辆就不错了,大多数人也不会考虑这些细节上差距。
被新能源世界“遗忘”,甲醇汽车为何不被重视?
被新能源世界“遗忘”说明甲醇汽车不属于新能源汽车
甲醇曾经被理解为工业副产品,在特殊领域可以获得大量的甲醇;甲醇也被称之为木精,因为在密闭环境汇总干流木材也可以获得甲醇;但随着工业领域甲醇用量越来越大,制造甲醇的主要方式与生产原料最终成为了煤炭和天然气,利用这些原料制造甲醇总会产生排放,其中利用石油天然气制造甲醇反而不如直接利用这些燃料驱动汽车。
所以从生产原料分析甲醇燃料,这种燃料确实没有作为新能源的资格,真正的新能源获取方式有以下几种,最终的能量形态只有一种。
太阳能
风力
水力
地热
潮汐
核能
海洋能
生物质等
这些获取能量的的方式除核能以外都可以从自然界无限获取,当然这一无限是指参考生物大灭绝论的数十万年与太阳能系预测数十亿年的寿命作为参考,以人类存在的短短时间和相对永恒的太阳系对比自然等于无限可再生。而通过这些方式获取的能量无法直接转化为动能驱动交通工具,其共同点是都可以转化为电能作为能量储备,所以新能源汽车以未来各领域的能源都会是电。
而且电能作为新能源也确实由于所有液体或气体燃料,因为电能利用电流形成电磁场,再利用磁场力驱动电动机运转,其能量转化率超过90%,是所有类型内燃机的两倍多。其次电流的传输速度仅次于光速,电动机从踩下电门的瞬间即可获得最大扭矩;这点是依靠高转速提高喷油量,以燃烧更多燃料缓慢获得大扭矩的内燃机无法媲美的。而且内燃机对于燃料的热值要求很高,不同类型的液体燃料热值有很大的差异,而电却不会区分火电风电水电的某一种电能“电值高”。
这也是甲醇燃料最终一定会被淘汰的原因,看一看热值的差异吧。
汽油热值为44000kj/kg
乙醇热值为26796kj/kg
甲醇热值为19464kj/kg
乙醇燃料的热值仅为汽油的60.9%,而甲醇的热值低至汽油的44.24%。热值低可直接理解为发动机的扭矩降低,因为热值是燃料产生热能的量化,这些热能会以≤40%的比例转化为动能,也就是所谓的热效率,其他部分会被冷却、进排气或磨损等损耗,参考下图。
所以热值越大等于燃烧产生的热能越大,热能转化为的动能越多则发动机输出的扭矩越大。衡量汽车性能强弱的参数为功率或马力(功率可折算为马力),1马力的可以驱动75公斤物体以1米一秒的速度行驶(米制马力一匹马测算结果),所以马力越大车速越高。
马力的计算公式为【(转速×扭矩÷9549)×1.36】,由此公式可以看出常数与倍率不变,想要获得大马力或让转速高或让扭矩大。同一台发动机使用汽油***设扭矩为100N·m,使用乙醇作为燃料扭矩为60.9N·m,使用甲醇作为燃料扭矩为44.24N·m,***设需要50马力,三种燃料的转速分别如下。
汽油50马力转速为3510转
乙醇50马力转速为5764转
甲醇50马力转速为7935转
这就是热值降低对发动机转速的影响,转速高肯定油耗高或醇耗高,乙醇燃料不会高一倍而甲醇燃料高了一倍多。也就是说10L/100km油耗的汽油车,换用乙醇后的醇耗会超过20L/100km,如此好的能耗在综合生产方式判断,这种燃料能属于新能源?
***设属于的话,甲醇燃料按照5元一升计算,使用它难道不比使用汽油的成本还要高,不会是使用电驱一公里几分钱成本的N倍?而且甲醇不充分燃烧还会产生HOCO,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会不会更夸张,这些问题应该很容易判断,甲醇燃料个人认为是个错误,否则十几年前后市场的改装甲醇汽车也不会销声匿迹了。
本文由天和MCN共享发布,内容请勿站外搬运,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混合动力,插电混合动力,纯电动,氢动力和甲醇动力汽车哪个会赢得未来中国市场?
近期纯电动受限于充电桩和固定停车位的数量,肯定是不会迅速普及的,油电混合是个过渡的好方法。但是国家补贴退坡后,如果不好好提升电池的经济性和密度,靠国家补贴卖纯电动车并不能长久!从长远看电动车必定是趋势但是近几年就想普及很困难!插电汽车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两套动力系统互为死重而且成本高昂,不论是用油用电都没有纯电和主油弱电的效率高。无论生产成本还是使用成本都很高!因为车太重油耗和电池的衰减都影响使用成本,还要考虑复杂动力系统的维护修理!
甲醇是靠内燃机,我国工业积淀很弱,内燃机一直只能抄个形而不能领悟其神。所以我国内燃机效率和性能寿命一直落后韩日和美欧!如果甲醇能早几年普及还有戏,现在研发有点技术储备的意思。生产出来也是落后技术路线。除非中国的教育产业下有天才出现没被酱缸文化埋没!而且也没被外国挖走!能搞定甲醇燃料电池技术并且能量效率和经济性全都很优秀,否则普及也是看不到太多希望!
氢能源技术难度相当高,我国目前远远落后于日本。但是这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技术,氢能源能量密度很大,燃料电池能量效率也很好,而且属于0排放对环境非常友好。日本的燃料电池技术就相当先进成本也低!我国远远落后日本,然而即使是日本要普及氢能源车还需要制取和储存氢的技术变得便宜才行,这是两个大工程。但是日本至少解决了三分之一的问题那就是便宜优良的燃料电池。而我国还在摸着石头过河....如果在这个领域没有马伟明这样的天才技术人员出现同时他还必须具有为国奉献不求权钱导致转行政管理的宝贵品质!中国的氢能源汽车才有赶超日本的希望。
所以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最有希望的路线就是纯电和插电混合汽车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甲醇新能源汽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甲醇新能源汽车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