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能新能源汽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能新能源汽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能直接用市电220伏充电的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可以用220v充电。
插电式混动或者是纯电动汽车都会配备一个随车专用的充电器,这个充电器可以在有220伏电源接口的地方进行充电的。 能直接连接到电动车的充电端子上进行充电,因为充电是需要变压、整流等一系列电路的处理后才能给电动车车进行充电,220V家用电是电源,所以说是可以的。
哪些车可以上地铁?
符合地铁规定的电动车可以带上地铁。一般电动车可以上地铁的要求是:可以折叠,有外包装,包装尺寸的长、宽、高总和不超过160厘米,重量不超过30千克。
电动车可以上地铁吗
如果折叠后的电动车有脚蹬及支撑架等尖锐突出部件也是不允许带上地铁的,因为一般地铁上人比较多,这样的电动车很容易刺伤乘客、损伤列车设施。
为了其他乘客的安全,维持地铁内正常的乘车秩序,在地铁站台内是不允许使用电动车的。
还要注意,如果电动车的蓄电池内含有铅酸等腐蚀性物质,一般也是不允许带上地铁的。
如今代步的工具形式多样,小朋友的玩具车、婴儿车;年轻人钟爱的折叠自行车、滑板车;老年人的轮椅等非电动车是允许携带进站的平衡车,类似含有蓄电池的折叠车、电动残疾人代步车也不能带进地铁。该人士解释,依据《轨道交通禁止携带物品目录》第六条规定,蓄电池(含氢氧化钾固体、注有酸液或碱液的)属腐蚀性物品,万一发生危险会对其他乘客造成伤害。为了乘客安全,此类电力驱动的“车辆”都是不能进站的。
2024年纯电动汽车能达到什么水平?
预言:2024年末电动汽车的保有量预计会是目前的10~15倍,续航里程会平均突破500线,重点是价格能与同级燃油车看齐。
电动汽车目前最大的发展障碍是价格虚高,以及配套要求也很好,这两点问题不能解决近几年仍会以混动汽车为主。
价格虚高是受到动力电池的限制,储能电池价格高主要是行业垄断和电池类型受限,但打破这些阻碍的势头已经出现。
电池类型的变化,补贴对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求很高,能达标的电池只有以镍钴锰钛酸锰等类型为主的三元锂电池,然而这类电池的制造成本较高而且使用寿命较短。不过补贴已经走到了最后阶段,一旦完全取消之后电池类型不出意料会回归磷酸铁锂电池,这种电池的制造成本可以降低1/3甚至更多,而且循环重放次数是普通三元锂的两倍。
在退补之后不仅是类型类型的变化,重要的还有现有价格体系被打破,没有补贴制造成本势必要上涨,但一众电池生产商可以预见的一定有比亚迪其次会有吉利长安可以稳定现有价格体系,因其有垂直生产电池的能力。不依靠***购则没有电池利润的环节,面对竞争可以稳定不涨价、面对其他企业同样不涨价还有降价的能力,这种竞争一旦开始会洗到最终只剩下几家巨头。
届时价格已经与同级燃油车相同甚至更低,续航也在稳步提升那么车辆本身的难点就已经攻破,之后就是配套建设的问题。
所谓配套无非是公共充电站,不是所有家庭都能负担得起停车位,只有公共桩足够多充电问题解决之后才能让消费市场放心的选择。但想要普及建桩必须有足够大的保有量,否则资本是不会做太长线的。
不过配套的建设在2024年左右也会迅速发展,只要车价下探保有量会激增,同时也就***了充电站的普及,所以这几年的时间里电动汽车会有不错的发展。
同步发展的还有REEV增程式电动汽车,发动机从驱动的角色转变为增程器的动力源,油耗折着跟头的下降对于没有充电条件的消费者而言会是很理想的过渡车型,而且也会是中型重型客货车延长报废周期节省运输成本的唯一选择。
到2025年不论工信部是否开始禁售燃油车,纯电和混电汽车终将会从被动限牌限号的选择变成汽车消费市场的宠儿。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主流家用车续航1000到2000公里,相比汽油车几百公里有一定优势,一般人一年充十几次电六够了。充电半小时充满。高速上跑几千公里,不停车吃饭,每500公里停车上一次厕所,服务区充十几分钟就可以维持永远跑下去。为了增加续航,电耗会更低,原来用公共充电桩1公里一两毛,电耗下降后一公里几分钱了。随时随地充电,绝大部分停车位都会配备充电桩,服务区有几百个停车位,就会配备几百个充电桩,充电比加油还方便。
如果到2024年的话,也就是距今年还有5年的时间。如果在这五年内,没有任何新的电池技术更新的话,纯电动车的续驶里程方面增加不会太大,提升的会是电动车的安全性,降低的是电动车的成本。
尤其是2020年补贴推出之后,电池性能提升是一方面。成本降低才是最重要的。不然动辄更换整个电池需要车辆近1/3的成本,让大众伤不起。而且初始价格动不动就20-40万之间的价格,也让大多数民众,想买也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口袋。
再有就是目前纯电动车的保值率,目前还是很低,如果这方面没有提升的话,电动车的二手车市场,也不会发展的很好。
目前每年纯电动的销量增速很高,完全是因为纯电动的保有量较低,才能达到这个增速水平。
还是那句话,除非在这5年内,有新技术突破,不然到2024年,纯电动汽车发展水平不会很高,仍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的。
在现有的电池技术的情况下,电动车只能实现微型化低速化,电动车才会得到大规模推广和应用,电动车搞大型化高速化的话,到最后只有走进死胡同里面去了,以后电动车没有国家补贴和各种优惠,高速电动车恐怕连一部也卖不出去。
中国是想引导燃油车和电动汽车互相兼顾着发展,电池原材料不是取之不尽,燃油也是会用的越来越少,燃油车和电动车只是世界只是中国过度阶段,是目前最好的车辆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有效手段。
电动汽车最近很火,未来有没有可能纯电突破行驶两千公里的?
我觉得电动汽车突破2000公里有点不切实际。真要突破2000公里,那就要在锂电池的材料构造上想办法。也就是单位重量电池储存电量的能力要增加,才有可能突破更高续行里程。燃油汽车装一箱油也就是几百公里的行程。所以不能无限制的去放大电动汽车的续行里程。我觉得有600公里行程就比较合适,最多不能超过1000公里。根据报道,国内T零跑3电动汽车已经突破1000公里的行程,如果一味的加大续行里程,那么不提高电池的单位储存量,就要增加电池的数量。提高单位储存量是高科技含量的工作,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夠达到的。但无限制增加电池的能量,是可以达到续行里程多的目的,但是电池增加太多后,会产生整车重量和体积增大的缺陷。所以还是把里程限在600~1000公里内为好,这样各方面都能兼顾。
电动汽车锂电池存在不足困惑着用户。一是充电时间过长。二是温度影响续行里程。三是低气温下影响充放电。四是在高温时存在安全隐患。制造厂家在这些方面下大功夫,再加大锂电池的研究工作,相信电动汽车一定会有更好前程的。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个人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换电式电动汽车,一个新的电动车思路。
改現在车加电池的模式,改为换电式电动车,即新车只售车不售电池的模式,把其称为换电式电动车。设电动车整车电压为144伏,用12块锂电池来供电,单块电池电压12伏,容量250安时。把12块电池串联给全车供电。锂电池的安装位置要考虑插取方便,可选定车头和车尾部分。这样几分钟换电,解除驾驶者的烦恼。
二,给锂电池加调温装置。
锂电池最佳工作温度25度。锂电池在低温时有出工不出力的毛病,驾驶者很头疼冬季。如给锂电池加装保温装置如热循环装置,使锂电池恒温在25度,在充电时,电能转为化学能效率就很高。放电时,化学能转为电能效率也很高。解决了冬季锂电池出工不出力的毛病。
三,锂电池的降温装置。
在夏季高温季节,行驶中锂电池不断从化学能转变为电能,锂电池会有大量的热量析出,使锂电池温度变高,容易出现爆炸起火等安全事故。所以锂电池降温装置也要考虑在技术指标中。
四,电动机的降温。
长途行驶,电动机温度也将是一个考虑的问题。可考虑和锂电池降温系统的综合利用,把电机的定子和转子的温度降到合适的温度,否则电极温度升高,控制器会切断电源,等待电机的降温后才能继续运行。
总之电动汽车要完善这些大家公认的诟病,相信他一定会得到广大爱好者的青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能新能源汽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能新能源汽车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